中国体彩app官方下载-欧洲杯投注指定官网:体彩app官方下载-欧洲杯投注指定官网@

图片
作者:马臻 来源: 发布时间:2022-4-1 18:59:28
导师指导研究生的难点

 

   研究生导学关系始终是近几年一些媒体关注的热点。指导研究生不仅是每个研究生导师需要学习和参悟的,也是推动研究生教育的前提。它不但涉及科研,更涉及与人相处以及运营课题组。特别是当下的情况与二三十年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从表面上看,很多课题组都在正常运行中,但其实这其中也有不易之处。

 

从课题组运行模式分析

 

   我们先从课题组运行模式的角度来认识研究生教育。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并非是学生付了学费、上完课就能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研究生在上课之余,需要做科研,写出学位论文,甚至在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他们并非自带经费到课题组,学校也不会按照课题组研究生的人数给课题组配置培养费。而做科研,特别是从事实验科学研究,需要投入资金。绝大多数导师都不可能拿自己的工资做科研,他们需要申请“纵向”和“横向”的课题经费来维持课题组的运行。不但申请课题有一定的难度,而且申请到之后,导师需要成果用以结题。于是,研究生就成了做课题的人。

   课题组运行模式可以用“输入”“转化”“输出”来形容。

   课题组从外部输入资金、设备、新的研究生;在课题组内部,研究生利用资金和设备做科研,产生科研发现;最终,课题组向外部输出论文、专利和毕业生。换言之,课题组类似于组织行为学中的“组织”,它由一定的人构成,具有一定的目的,遵循一定的运行模式和规范。如果脱离了这个基本假设前提来谈论课题组管理、运营课题组,那么课题组的可持续发展就难以保证。

   从上述运行模式可见,无论是“输入”“转化”还是“输出”出了问题,课题组的研究生教育都会受到影响。比如,有的课题组拿不到项目,这就是“输入”出了问题,可能影响招生或者导致没有足够的经费去“转化”,进而影响“输出”。有的课题组对学生管得松,像“乡村俱乐部”一样,这可能影响科研产出进而影响申请项目。还有的课题组的论文和学生“输出”不了,也会影响课题组申请项目和招收新的研究生。

   理想情况下,课题组“输入”“转化”“输出”都十分顺畅。但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课题组的运行模式只是从课题组角度阐述,对于研究生来说,他们面临两件事:一是完成学业,二是职业发展。理想情况下,学生自己的“运行”(完成学业并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要和课题组的运行相匹配,即学生做导师的课题取得科研发现、发出论文、拿到奖学金、写好学位论文、找到工作。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需求,也满足了导师和课题组的需求。

   但问题是,课题组的运行和研究生的自我发展不一定是精准对接的。比如,为了课题组的发展,导师需要产生发表于高档次学术期刊的论文,这样才更有可能申请到“纵向”课题和人才项目。但有的研究生认为只要满足所在院系的最低毕业要求就可以了,即倾向于发表“小文章”毕业,这就构成了矛盾。

 

从研究生个人角度分析

 

   研究生导师在自己求学期间,更多和仪器、研究内容打交道。但成为研究生导师后,自己做实验的时间少了,更多是和研究生打交道。

   研究生有不同的基础、不同的性格特质、不同的诉求,也有各种各样的困惑,这不但给师生相处出了难题,而且也会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消耗。

   首先说基础。我国有少部分顶尖高校,但也有很多相对普通的高校。“人往高处走”,学生考研必然是希望能够去更好的大学。有的学生擅长应试,但科研基础并不理想。新进校的研究生本科来自于不同的大学,科研基础参差不齐。院系当中优秀的学生被有些导师优先挑走了,基础不理想的学生读起来便十分吃力。

   然后说性格特质。比如,有的导师不喜欢把话放在心中,他希望能直来直去,认为学生做实验失败应及时报告并分析原因;但有的学生怯于向导师汇报。再比如,强势的导师往往喜欢听话的学生,但有的研究生表现得比较“倔”,这就容易造成师生之间“不咬弦”。

   再说诉求。导师的诉求往往是学生踏踏实实做科研、把论文发出来,但研究生的诉求是多样的。有的学生将来想从事科学研究,因此在校期间想多发表几篇论文;但还有很多研究生想毕业后从事与本专业无关的工作,因此需要很多时间外出实习;还有的研究生把时间花在“刷”英语六级成绩和考各种证书上。

   最后说困惑。研究生有很多困惑,主要表现在完成学业方面的困惑、职业发展方面的困惑、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惑和人生困惑。有这些困惑很常见,但这会影响科研效率。

   于是,导师需要花很多时间来处理研究生作为“人”的因素,这就会影响导师指导学生做科研的时间。

 

从研究生导师以及周围环境分析

 

   研究生导师自己读研究生时精力充沛,平时做的事情相对集中。但是成为研究生导师之后,情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首先,时间运行方式发生了改变。研究生导师以前自己读研究生时,是以“课题”或者“论文”作为单位,目标明确,精力集中,就是盯着科研成果的产出。但是成为研究生导师后,时间严重碎片化,日常除了指导研究生做科研,还需要备课、授课、开会、审稿、申请项目、填报各种考核材料,有的老师承担行政工作,这便很难再静下心来读文献、做实验,而这必然会影响指导研究生。

   其次,学术界的“内卷”加剧了。近年来,我国增加了对科研的投入,科研界竞争也愈发激烈。学术界有“马太效应”,能申请到项目的人以后也相对能申请到项目。而且,现在能在高档次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的人更多了,项目评审时对论文质量的要求也就更高了。

 

各种各样的思考题

 

   林林总总的情况,给我们出了很多道思考题,考验着我们对研究生教育的定位和对“该怎么做”的认知。

   例子1:一位研究生导师指导多位直博生,其中一位博士生希望去国外看一看。他申请到出国交流项目,为期一年。如果他不申请出国,那么至少能待在课题组把科研论文更快地整理出来。但他选择了申请出国交流,在国外交流期间产生的合作论文并没有国内导师的署名,短短的一年交流也无法产生署名第一作者的科研论文,此前在国内的科研工作也未能及时整理成文发表。从人才培养角度来说,出国满足了该生的心愿、锻炼了能力、开阔了视野,但这对国内导师有什么好处?如何看待这种情况?

   例子2:一位研究生导师知道课题组硕士生毕业后大多准备从事和本专业无关的工作,就让他们做相对容易的课题。他认真指导研究生、修改学生的论文,让学生在读研二时就能把毕业要求的SCI论文搞定,并提前撰写硕士论文。在系里别的课题组如火如荼做实验时,他“放”已经发出论文的学生外出实习、找工作。学生非常高兴,感到这样的时间安排很好,既高效地取得学业进展、拿到奖学金,又有充足的时间实习、找工作。通过参加自选实习,学生不但“刷”了简历,而且锻炼了工作能力,并更清楚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但这位导师却因为这样的做法导致没有取得更好的科研进展,进而因为没有足够的经费“进账”而被暂停招生。他究竟是不是一个好导师?■

(作者系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22年2月刊 教育)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