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彩app官方下载-欧洲杯投注指定官网:体彩app官方下载-欧洲杯投注指定官网@

图片
作者: 记者 倪伟波 来源: 发布时间:2016-5-3 17:16:4
血浆探秘

 
如今,在公众眼中,城市各处的献血站、献血车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献血有益健康”“无偿献血,享生命的感动”等醒目的宣传语更不会让人感到陌生。
 
然而,“献血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却十分陌生,有的人甚至没有听说过这个名词。
 
什么是血浆,血浆到底有什么用,如何献血浆,献血浆对身体健康有什么影响……带着一系列疑问,让我们一起走近血浆。
 
何谓血浆
 
也许有人会问,血浆不就是血液吗?其实不然,血浆只是血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众所周知,流动在人体血管中的红色液体叫做血液,人依靠血液的循环得以维持生命,所以血液素有“生命之河”之称。
 
血液主要是由有形的血小板、红细胞等,以及无形的血浆构成。其中血小板、白细胞等占8%,红细胞占42%,血浆占50%。
 
“50%”,或许在很多人看来含量比较大。但事实是,血浆又有其特有的组成成分。
 
淡黄色的血浆中含有90%的水,7%的蛋白质,3%的糖、脂、氨基酸、电解质等其他物质。各类蛋白是人血浆的主体有形物质,其中60%为白蛋白,15%为免疫球蛋白(静丙等),1%为凝血因子,另外24%为其他蛋白。
 
对血浆有了数量上的轮廓之后,再来看看血浆的生理功能。
 
运输是血浆的主要功能。具体来说,就是把血细胞以及各种营养成分运送到各组织器官,再把各组织器官产生的废物运送到肺、肾等排出体外,从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
 
除了生理功能外,血浆最主要的功能是用来分离提取各组分,以制成白蛋白、球蛋白、凝血因子等多种血液制品,广泛应用于临床。
 
比如,用常规技术可以鉴定的、具有特定生理功能的血浆蛋白成分就已经多达200余种,已经分离纯化的有数十种,临床应用的已经超过30种。
 
以血浆为原料的血液制品主要可用于治疗危及生命的重症和处理严重的医学情况,包括治疗凝血障碍性疾病、免疫系统缺陷、烧伤、肝病、失血等。因此,说“血液制品是老百姓的救命药”一点也不为过。
 
以血友病为例,血友病人体内凝血因子Ⅷ或凝血因子Ⅸ具有缺陷,因此,正常人看来再平常不过的磕磕碰碰,对血友病人而言却是致命的。
 
而凝血因子制剂,正是以血浆为原料、针对血友病情而“量身定制”的药品。只要定期定量注射,血友病人便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看到这里,也许你对血浆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接着我们来看看如何献血浆。
 
献浆的技术含量
 
与献血不同,献血浆需要经过一系列严格的检查、监测。从献浆员的筛查、血浆的采集,到进一步的检查、保存、运输,再到进入血液制品企业再检查、生产、制成最终产品,直至患者使用,往往需要很多部门的密切合作。
 
这一系列过程不但费时、费力、费钱,而且稍有不慎就会导致采集到的血浆无法使用,因此对于技术的要求之高不言而喻。
 
首先,要对献浆员进行筛选。按照《单采血浆站管理办法》规定,献浆员需为在划定采浆区域内的18~55岁的健康成年人。符合这一条件后,每个献浆员需进行身体检查和血液检查,检查结果符合要求才具备献血浆的条件。
 
其次,要对献浆员进行信息登记。录入献浆员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住址、职业等)、指纹认证等。随着技术的发展,有些采浆站已开始使用掌纹掌静脉识别,通过红外线识别掌静脉纹路。
 
另外,每次献浆的体检、检验、采浆、包装入库、出库等信息也会被同时记录。
 
经过严格筛选之后,合格的献浆员便可进行血浆采集。
 
目前,血浆采集都是由单采血浆机采用一次性采浆耗材在全封闭系统中自动完成采血、抗凝剂注入、分离全血、血浆收集、血细胞还输全过程,一般重复2~4次就可以采集到规定量(580毫升)的血浆,大约需要40分钟。
 
采集到的新鲜血浆经热合、贴标签、留取血浆标本后,立即会入库,在零下30℃或更低温度下冰冻保存,以保证血浆蛋白因子的活性。完全冻结后再装箱储存。
 
就这样,血浆以冰冻状态被保存在专业血库里,经过国家规定的3个月检疫期之后,才有机会用于制造血液制品。
 
血浆,能不能献?
 
与献血一样,对于很多想要献血浆的人而言,最担心的莫过于献血浆的安全性以及对健康的影响了。
 
过去,由于我国采浆技术落后,人工采血浆导致历史上出现过不少严重的血液污染事件。国家对全国原料血浆采集点进行治理整顿后,开始全力推广使用单采机采集血浆。到1997年,整个血液制品行业已实现了机采血浆的目标。
 
使用自动采浆机采集血浆的整个过程都在密闭的管道内进行,完全避免了与他人血液接触的可能,不会造成交叉感染。并且,采集血浆所使用的耗材全部是一次性使用,一人一套,用后会立即毁形,并移交有资质的医疗废物处理机构焚烧处理。
 
献血浆的安全性有了保障,那么,对人体健康是否也会有所裨益呢?
 
其实,人体的血液并非全部都在血管里流动、循环,真正参加循环的血液仅占血液总量的70%~80%,其余约600~800毫升的血液都储存在肝、脾等脏器内。
 
因此,当人献血或者献血浆之后,这部分血液会马上进入血管参与循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换言之,人体一次失血量在600毫升左右时,是可以通过自身调节得到补充的,并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就献血浆来说,我国对于每次献浆量有具体的规定,每人每次血浆采集量不超过580毫升(≤600克),其中含抗凝剂约100毫升,实际采集血浆量约为480毫升,血细胞基本没有损失。
 
而献出的血浆,其中大部分是水,这些水分通过组织液的渗透会很快得到补充,血浆蛋白也会在2~3天内得到补充。
 
再加上我国对两次献血浆的时间有明确的规定,即不少于14天(欧美等发达国家规定7天可献2次血浆,每次间隔不少于3天),因而适量献血浆,并不会影响健康。
 
不仅如此,献血浆既可以刺激血液循环,促进血液的新陈代谢,使血液保持“年轻”状态,还有助于身体健康。
 
有研究表明,由于献血浆时会排出体内过多的血脂、降低血液粘稠度,可有效控制由于血脂过多造成的“三高”症状,并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特别是对预防动脉硬化、手脚麻痹等有明显效果。
 
了解了血浆以及献血浆带来的效应之后,也许你已经对献血浆有了全新的认识。那么,从现在开始,不妨把献血浆当作一种生活态度,让这份爱心永续传递下去。■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6年4月刊 管窥)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